庄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微观国学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孔孟之道古典
TUhjnbcbe - 2025/5/12 16:57:00
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 https://disease.39.net/yldt/bjzkbdfyy/

近年来,传统文化回归的势头有增无减,不管是国学培训还是诗词大会,都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。

但也有人会疑惑,作为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传统文化,还要去知晓历史呢?

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我们若能学习古人的处世之道,立身之本便能学古知今,通达豁然。

《微观国学》这本书用当代人的语言和视角,通过53篇文章,解读8部经典中的精进之道。

这本书是文化学者余世存的十年读经笔记,他认为现代人若能听懂古人朴素的道理,也能过好这一生。

01学习,是人生至高无上的价值

《论语》开篇即说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

孔子一生倡导的价值很多,他提倡仁,提倡孝,提倡礼,提倡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。

但孔子的弟子聚在一起谈论时,发现学习才是老师至上的价值,在孔子眼里,没有什么比学习更好的生活了。

子曰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

孔子说:“我曾经整天不吃饭,彻夜不睡觉,去左思右想,结果没有什么进步,还不如去学习为好。”

这是孔子的学习精神,而他学习的志向从少年起开始,从未中断,贯穿一生。

因此他自己曾总结道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
正因为他从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,三十岁才能自立于世,四十岁遇事不迷惑,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,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,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,想怎么做便怎么做,也不会超出规矩。

此外,他的学习意志强大,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不只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志值得世人学习,孔子的学习方法也值得提倡。

他曾说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这跟一般人的态度不同,很多人崇拜权威,名人,对周围的人不屑一顾,但孔子不仅向老子、师襄等前辈学习,他也从弟子颜回、子路那学习。

孔子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教学相长,他不止自己学习,还要去教导别人。

这和我们现代人也有所不同,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费心去教育别人的,遇到悟性差的我们甚至会觉得“烂泥扶不上墙”,或者是“竖子不可教也”,但孔子却说:“有教无类。”

因此,现代人读孔子,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人生可以通过学习抵达完善、快乐和幸福。

02积极入世的人生观,阳光自信地生活

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......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”

孟子的这句话,我们乍一看可能会觉得他很狂妄,但其实这是孟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的体现。

当代社会有个现象很常见,那就是“搭便车”,对社会中很多本应该去做的工作,我们多指望别人去做,我们要么跟随其后随大流,要么等着去享受沾光受益。

这种心理使得我们生活中缺乏足够的自信,但若翻开《孟子》一书,就会发现在照亮幽暗的心理、培育健全的人格方面,没有比这本书更让人提气的了。

我们都知道孟子主张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这并非是因为孟子没有看到人性阴暗的一面,而是他对人或人生寄予了美好的希望。

他的目的无非如钱穆先生所说,一是启迪人们向上自信;二是鞭促人们向上的努力。

孟子曾在四十岁时就奔走邹、齐、鲁等国之间,在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学说,但直到七十岁依然徒劳无功,虽然他一辈子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,但他坚定地“自任以天下为重。”

读孟子的书,了解他的人生,就会发现他的心力有多强大,从孟子那里我们可以呼吸到一种健旺的生命力量,就是孟子说的天地浩然之气。

在我们以为自己穷苦,没有条件时,记得孟子的名言“君子不怨天,不尤人”。

我们自认为苦难遥遥无期,活着只是为了早日脱贫时,别忘了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……”

03命由天定,还是命由心生?

当年轻人遭遇生存的压力时,是该相信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”还是“命由心生,命由力成”呢?

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墨子在命定论面前的态度是坚决的,他的思想里有“非命”一说。

当很多人奉行“命富则富,命贫则贫”,一切得听天由命时,墨子斩钉截铁地说,强即命运,这里的强指努力。他认为“强必富,不强必贫;强必饱,不强必饥。”

这和老子的思想不谋而合,老子曾说:“知人者智,自胜者强。”

即使墨子被算命先生算计,他仍有强大的逻辑和心性坚守自己。

一次,他要到北方齐国去,遇到了算命先生,算命先生告诉他去北方会有灾难,让他不要去,墨子不听,当天他因过不了河只好返回,算命先生得知后就说:“我说了吧,今天不宜北行。”

墨子回答若按他的意思,天天都不能出门,这不是要禁止天下人相互往来吗,这种违背人们意愿,将导致天下荒无人迹的鬼话,他才不会相信。

墨子也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了“非命”的观点,认定“命由心生,命由立成。”

结语

除了孔子、孟子、墨子的思想和人生观,《微观国学》这本书还介绍了老子、庄子、韩非、《易经》、《礼记》等思想精华。

这不只是学者的读经笔记,更是一本用传统关照当下的自省之书,以古人的标准对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,用古人的言行鞭策现代人反省、反思。

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则内省”和以古观今,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和良苦用心吧。

文/紫竹凌:多平台签约作者,自由撰稿人。

欢迎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微观国学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孔孟之道古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