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人间逍遥游读庄子之实际应用,开启逍遥
TUhjnbcbe - 2025/5/23 19:46:00

《人间逍遥游》是北大青年作家、古典文学学者陈可抒对《庄子·内篇》的解读。

书中选取了《逍遥游》《齐物论》等经典篇幅,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对每一部分的寓意进行了剖析。

为我们展现了《庄子》一书文学之美、思维之美,以及逻辑之美。

而这本书对于我最大的价值,除了指引我初次一探庄子思想的博学,更是在生活的运用中,为我开启了更加广阔的思维,助力我探索更逍遥的人生。

书中3点,近期学以致用,有所思考,以此记录。

一、心怀敬畏,不议未知

在《逍遥游》一篇中,讲了肩吾向连叔请教的故事。

肩吾说,接舆满口大话,说在姑射山上,有一位体态优美的神人,不需要食用五谷杂粮,只需饮露食风,就可腾云驾雾,还能让世间万物不受病害,五谷丰登。

在肩吾看来,这样的神人和生活在世间是不存在的,是接舆幻想出来的生活。

但连叔却说,我们没有办法让盲人一起欣赏花纹,没有办法让听不到的人一起欣赏钟鼓之乐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一个人的心是盲、聋的状态,那对于未知的事情,也会出现评论过于武断的问题。

在现实生活中,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有多少人迷失在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中,成为了心盲、心聋的人。

每当有人发表言论,总会带动一群不明所以的人紧跟其后,维持着表面看来的正义。

最近,我们当地有一件负面新闻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。新闻中简短地描写,并没有真正解释清楚整件事情的起因、经过。

但就是凭着这么简单的几句话,很多网友很快就“断案”了,并且舆论一边倒地站在了实际的错误方一边。

看到这样的结果,我更加了解了敬畏之心的寓意。

今天,当我能够接触到更多事件相关信息时,我清楚事情并不像网友们的评判一般。但同时,我也以此反省,更多的时候,我也只能接触到有限的信息,这种时候,我是不是也像绝大多数网友一样,急着去给这件事情一个“正义”的结论。

其实,错的不是我们的正义之心。当我们得到的信息太过片面时,难免会受主观思维影响,对事件作出判断。当我们的善良、热情被有心之士利用,就有可能成为了伤害他人的利刃。

要改变这种现象,就要在主观之外,多一些客观。知道所有事都有多面性,知道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,还可能隐藏着很多不同的可能。

未观全貌,不予置评。既是保护他人,更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。

二、接纳迷茫,保持前行

在《齐物论》一篇中有一句“人之生也,固若是芒乎?其我独芒,而人亦有不芒者乎?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,人这一生,本来就应该是茫然无知的吗?是只有我迷茫,而其他人有不迷茫的吗?

对于这段话的解读,作者告诉我们“虽然迷茫,也要前行。”

迷茫是人生常态,如果因为此刻的迷茫而停止前行,那我们这一生也很难摆脱当下的迷茫。只有继续前行,才有可能突破当下困境,摆脱眼前的迷茫。

在我的生活中,经常因为陷入迷茫而停步不前。看到这段话的解读,知道了迷茫是人生常态,就少了一些沮丧,多了一分前进的勇气。

对于这一点,不同的人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不同方法。像我是偏爱鼓励型的,就会找到一些我比较信任的人,去交流后得到一些鼓励,来让自己重获向前的勇气。

永不止步,是面对迷茫,最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三、取之有道,不陷于外物

《齐物论》中还提到了一个观点,圣人也会追求荣耀,像孔子周游列国,想要得到官职。但圣人想要得到官职跟普通人不同的是,他们所求的不是表面的荣耀,而是借这份影响力,去实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。

因此,重要的不是是否追求荣耀,而是不沉迷于其中,记住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价值。

在日常中,我有时会避免自己对金钱、荣耀的向往,来避免自己失去本心。

看过这里,才知道真正的保持本心,不是拒绝诱惑,而是能够运用这份外物的诱惑。

比如古天乐想要赚更多钱,是为了投身公益,这就是他追求外在的核心价值。

对于我们而言,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善良。而对于他自己,能够掌控欲望,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,才是他最大的成就。

在这本书中,作者每一段解释都值得细细品味。通过这本书,我如井底之蛙,第一次见识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此后,我将继续研读庄子,乃至百家之言,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人间逍遥游读庄子之实际应用,开启逍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