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蒙城人庄子喜欢逍遥游,“逍遥”是何意?大文豪屈原也喜欢逍遥,他说:“聊浮游以逍遥”,他们都是战国晚期的文人,可以说就是同一时代人物,所以理解“逍遥”这个词就成为领悟老庄思想的关键,现在就来说说“逍遥”到底是何意?
图1蒙城县庄子祠一、说文解字:“逍”字溯源
逍,形声字,从是,肖声是”有慢走之意:“肖”为小、细微。“是”“肖”为“逍”,理解为慢步行走,只需要细微的力气,或是根本不用花力气,意寓闲适自如、随心所欲。
《说文新附是部》:“逍,逍遥,犹翱翔也。”“逍”的本义即逍遥,即优游自得的样子。
汉代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“夫何一佳人兮,步逍遥以自虞。”刘良注:“逍遥,行貌。”晋代张华《情诗》:“游目四野外,逍遥独延伫。”吕向注:“逍遥,缓步貌。”颇有闲庭信步的意味。
“逍”又有安闲之意。《玉篇元部》:“道,逍遥,清暇也《诗郑风清人》:“二矛重乔,河上孚逍遥。”陆德明释文逍,本又作消;遥,本作摇。”《文心雕龙养气》:“逍遥以针劳,诙笑以药劝,这里的“逍遥”是休息和安闲之意,是养气安神的消除疲劳的意思。
图2蒙城县漆园镇庄子祠二、说文解字:庄子“逍遥游”之“逍遥”
现在很多人都向往逍遥的境界,而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中向人们讲述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。他指出“无己”的“至人”能做到逍遥游。他塑造一个神人的形象,使逍遥游的“至人”具体化。
庄子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想象和最好的品质,她是庄子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。庄子笔下的逍遥游成为无所依赖、绝对自由地遨游无限的精神世界。
现实生活中,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,或是因为没有人生理想和精神支撑而困惑迷惘,或是沉溺于肉体物质的享乐,几乎不可能达到逍遥的境界。
图3蒙城庄子祠宋代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除却五欲”,方可解脱,而得逍遥自在。但是要除却五欲,是非常艰难的事情。
三、说文解字:庄子之“逍遥”与屈原之“逍遥”的区别
屈原的《离骚》也展现着其奇瑰而浪漫的理想境界,表述着诗人美妙的理想和炽热的追求。“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”意味着:屈原将要奔赴远方,但无安居之处,只能四处飘荡,暂且逍遥。
这里的“逍遥”,不同于庄子的“逍遥”,屈原是怀抱着他的执着理想和美政信仰,而“乘骐骥以驰骋”,甚至于还要为国家“上下而求索”。
图4蒙城庄子祠说文解字:安徽蒙城人庄子喜欢逍遥游,“逍”是何意?
一言以蔽之,“逍”是随心所欲、优游自得、闲庭信步、养气安神,更是无所依赖、无所怀抱的自由遨游,其实人生自始至终都在“逍遥”。
图5蒙城庄子祠从逍遥于母亲的腹中,到逍遥于城乡市井,以至于逍遥于无何有之乡,与其说安徽蒙城人庄子喜欢逍遥游,还不如说“逍遥”是聪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,这也许就是“逍”的真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