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阳明心学传统哲学的巅峰
TUhjnbcbe - 2025/6/6 20:02:00
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

哲学家的特点,是要探讨宇宙的统一性。

哲学,在哲学家的眼里就是宇宙万物的综合体。那么这个综合体从哪里来?老子说是道,道生一,一生二;而庄子认为,道就是一,一就是道,宇宙万物本就是一体的。孔子说仁,不探讨宇宙,但是孔子的仁,也涵盖了生活中的一切,因此仁就是孔子的本体论。

每一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本体论。也都认为自己的本体论是唯一的真理。但是《实践论》指出:真理是一个过程,并不是绝对的。

也就是说,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会根据时代的需要,提出不同的哲学理论。换句话说:哲学并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粹的理论,哲学是要为社会所用的。孔子说仁,是因为春秋无义战,大家都没有爱心,都混乱了,因此提倡大家要互相关爱。后来汉朝的董仲舒说“天人感应”,也是在总结了秦朝失败的经验上提出的安定国家的策略。董仲舒本人其实是不相信天人感应学说的,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定,他不得不这么说。

后来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哲学主张的出现,都是社会需要的产物。就连魏晋玄学也是被逼无奈下追求思想解放的产物。

哲学虽然是时代需要的产物,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“物”,而是一种精神,精神一旦在人的思想中扎下了根,就难以清除,他会永远留在思想的深处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影响你的生活。

所以李泽厚说:人类思想是一种文化积淀。

越朝前发展,文化的积淀就会越多。而有用的文化积淀对社会的影响大,因此被传承下去的机会也就多。

汉唐之后,历史终于来到了宋朝。

到宋朝时,传统文化的积淀已经很深很深了,人们对历史的认识,也很深很深了。春秋时期的战乱,魏晋时期的动荡,唐朝末年杀人如麻的各地军阀,让宋朝的统治者感到害怕,感到恐惧,他们急需一种让天下迅速安定下来的办法。

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理学慢慢出现了。

理学的特点,是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。也就是说,理是本体。按照现在的理解,理就是规律,是规则。理学家认为先有规律,然后规律引导气聚合成物。

理学家用理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,把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:道、天、天命、心、气、物全部串联起来。

也就是说,理学家把古代所有的哲学思想全部都集合了起来,形成一个整体。

这就为心学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
理学家认为理是第一位的,物质是第二位的,也就是客观唯心主义。

二程提出这种理论,和汉朝的董仲舒的目的是一样的:要稳定社会。二程不一定不知道他们的说法有问题,但是他们必须这么说。如果他们承认物质是第一位的,道理是第二位的,那么各地军阀依然会开战。原因是:既然物质存在没有什么道理,谁抢到就归谁,那我为什么不去抢呢?我抢到了之后,再来讲道理,也可以啊!

这样一来,社会就不可能稳定了。

因此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,要想让社会稳定,哲学只能说道理是第一位的。假如二程的学说在宋朝建立之前提出来,这个理论只怕也没有人会理睬。就像孔子说仁一样,各路诸侯都杀红了眼,你在哪里叫他们互相关爱,这不是搞笑吗?从孔子的失败也可以看出,一个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哲学理论,就算是正确的,也是不会被采纳的。春秋战国时期需要的理论是什么?是兵家的兵法。

但是,说道理是第一位的,那么当权者就可以随便说道理,而且说出来的都是真理。社会上的人只认道理,不讲人情,不讲友爱,这也是一个大麻烦。人情冷漠,社会就失去了温度,没有温情的社会,人也变成了社会中的一个普通的物,社会必然是会坍塌的。为什么宋江能以义气聚集一百零八将呢?因为大家都渴望人情、义气的出现,都渴望社会有温度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南宋的陆九渊把外化地理,内化为心。也就形成了后来心学的雏形。

心学的心,来源于《庄子-人间世》中说的“心斋”,心斋就是心房。庄子认为,听话不能只用耳朵,特别要用“心”。陆九渊有一句诗说:书非贵口诵,学必到心斋。和庄子表达的是一个意思。随后陆九渊又说: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,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。

他把自己和宇宙联系在一起了。

这个观点有点费解,当时只能靠领悟。但是在科学发达的现在,有一些事情是可以解释这个观点的。

比如胎儿的成型。胎儿的发育,先是血肉模糊的一颗心,身体的其他部位围绕着心发育,最后成为人形。从宇宙来看,宇宙大爆炸就是从一个点开始的,那一个点就可以说是宇宙的心。在力的作用下,宇宙天体相对稳定,这和人的身体相对稳定是一样的道理。

因此人的一辈子,是一个微观宇宙的发展过程。所以,人心和宇宙之心的运行原理是相同的。只是宇宙太大,我们看不到整个过程。

所以宇宙的真理,就是我内心的真理。也就是所谓心即理。

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基础上,完善了心学体系,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。

但王阳明仅仅只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吗?不是的,他是整个传统社会哲学的集大成者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从李泽厚文化积淀的理论来看,宋朝理学家已经把传统的文化积淀都用“理”串联了起来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有了一个理论上的大总结。从哲学的角度来看,宋朝理学是当时的最高哲学。但是,理学家只是完成了理论上的统一,还没有完全的沉淀为一种文化符号。

而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出入佛道之门,又喜欢诗词歌赋,因此他的文化积淀更深,对宇宙世界的看法更通透,他所阐述的哲学思想,是在更大范围内对世道人心的总结,对宇宙万物的透析,对哲学理论的升华。在结合了所有精华之后,阳明心学达到了传统哲学的巅峰。阳明心学为什么难懂?就是因为积淀太深,文化底蕴太厚。

只有站在宏观的角度,系统分析哲学的发展史,分析历史的发展规律,才能看透阳明心学的本质。

当然,历史依然在向前发展,哲学也会发展,巅峰终究会被超越,但是曾经的巅峰,应该永远被铭记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阳明心学传统哲学的巅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