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庄子外篇之秋水八
TUhjnbcbe - 2020/10/22 0:00:00

八、原文:曰:“何谓天?何谓人?”

北海若曰:“牛马四足,是谓天;落马首,穿牛鼻,是谓人。故曰,无以人灭天,无以故灭命,无以得殉名。谨守而勿失,是谓反其真。”

夔怜蚿,蚿怜蛇,蛇怜风,风怜目,目怜心。

夔谓蚿曰:“吾以一足趻踔而行,予无如矣。“今子之使万足,独奈何?”

蚿曰:“不然。子不见夫唾者乎?喷则大者如珠,小者如雾,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。今予动吾天机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”

蚿谓蛇曰:“吾以众足行,而不及子之无足,何也?”

蛇曰:“夫天机之所动,何可易邪?吾安用足哉!”

蛇谓风曰:“予动吾脊胁而行,则有似也。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,蓬蓬然入于南海,而似无有,何也?”

风曰:“然。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,然而指我则胜我,鱿我亦胜我。虽然,夫折大木,蜚大屋者,唯我能也,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。为大胜者,唯圣人能之。”

解说:牛马都是四足,这是先天的;给马栓上绳子,给牛穿鼻环,这是人为的。因此,不要用人为来消灭天性,不要找理由消除天命,就不会为了名声而殉葬。谨守天性,不失天命就是返朴归真。

独脚的夔龙羡慕蜈蚣有很多脚,好像走路很容易;蜈蚣羡慕蛇没有脚也能行走;蛇羡慕风,没有形体反而可以随意地到任何地方。这都是它们的天性使然。风还羡慕眼睛,不用走动也能走得很远;眼睛更羡慕心,不动也能云游宇宙。集小胜为大胜,是因为不能胜任直接完成大胜,不如直接完成大胜有效益;成就大胜,唯有圣人才能做到。

释义:1、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,也有原初的天命。但是,人为了一己之私,刻意要改变它们的天性、天命;即便是无法改变它们的天性,也要为了人的需要改变它们的天命。把牛马当作工具,就是人的所作所为。它们的天性是人们改变的,天命也是人们改变的,因此,它们是人的牺牲品。人自己也会陷入这样的境地,成为别人的牺牲品,成为观念的牺牲品。要不被当成牺牲品,唯有保持天性,维护天命,回归本真,才能成全自我。也就是,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工具,不要让自己成为观念的符号,真实地生存,过真实的生活,才是人的本性。

2、少足夔龙的羡慕多足的蜈蚣,认为足多的必然行动容易,行为多样,其实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行走。人也有一样的想法,财富少的羡慕财富多的,认为财富多必然享受容易,生活丰富,其实是一样的,都是生活。财富多的操劳多,要把很多精力用在保护和使用财富方面,并不一定是在享受财富的功能;财富少的牵挂就少,维持生活反而更容易一些。财富少的人,如果十分操劳,他操劳的就不是财富本身,而是如何获取财富。从心理学上讲,贫穷是一种生活态度,而不是缺乏财富;富裕是一种心理状态,而不是占有财富。无休止地追求财富,或者以苛刻的方式保存财富,表明他在心理上是贫穷的;能够安然生活并能够与人分享生活的人,就是富裕的。衣食无忧,解决了生存问题的,就摆脱了穷困。衣食是生存问题,谈不上贫富,不在讨论之列。

3、多足的蜈蚣羡慕无足的蛇,认为它没有脚却能够行走,必然具有超凡的才能。其实,有足无足都是天生的,有者不多,无者不少,都有各自的行走之道。万物的状态存在巨大差异,都有各自的特性,足多足少,有足无足,只决定行走的方式,而不决定行走的功能。这就是“天机”。对与自己不同的事物存在不解,就是不晓天机。用脚行走的,不了解无脚的怎么行走,甚至产生“它们怎么能行走”的疑惑,更不要说它们“比我走得还好”了。不要羡慕别人,也不要去学别人,因为各有“天机”。

4、无足的蛇更羡慕无形的风,因为风行走的距离更远,可去的地方更多。有足无足都是对有形体的动物而言的,它们的形体限制了它们的行动,有些地方因为太远而无法到达,有些地方因为无法容身而不能前往,有些地方因为不适宜行走而难以成行。而风却不同,它因为无形而无孔不入,也因为无形而行无止境,还因为无形而行止自由,缓急自如。“风行”就是一种让人羡慕不已的状态,很多无形的状况就用“风”来描述,比如“风俗”、“风尚”等。

5、风虽无形,但还是要受到物性的限制,需要聚气成风。所以,它也会有羡慕的对象,就是目光和心怀。目光可以到达我们周围已知物质无法到达的地方,比如天空;心怀可以装下我们已知的所有。所以,眼界就是我们的世界,心怀就是我们的宇宙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,就是他们的眼界比我们宽阔,心怀比我们博大。因此,不要羡慕别人的物质性财富,不要纠结在有足无足和足多足少的问题上,而是要开阔自己的眼界,扩大自己的心怀。对人而言,与别人的差别不是缺胳膊少腿,而是外在的眼界和内在的心怀。那些无形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,有形的东西很可能只是累赘。从有形的方面看,我们根本不如大多数动物;人类所引以为傲的,就是思想和精神。不要辜负了上天所赐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庄子外篇之秋水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