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!我是彭保民!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,
庄子心目中的彭祖!
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
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。
此道引之士,养形之人,
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。
—《庄子·刻意》
把这段话翻译一下:调养呼吸,吐故纳新,像熊那样悬挂于树枝,像鸟那样伸缩其脖颈,为了延年益寿而已。这是导气引体之士,养身之人,像彭祖那样的高寿者所喜好的养生功法。
庄子认为,像彭祖这样高寿的人,都是这么练功的。那么,庄子认为彭祖有多高寿呢?他在《庄子·大宗师》中有提到,后面再来谈。
庄子,叫庄周,战国时期宋国蒙人,生卒年月不详,大致在公元前年~公元前年之间,比老子李聃大概小来岁,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,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,与老子并称“老庄”,其代表作品为《庄子》。
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“道法自然”的思想观点,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,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,与老子并称“道家之祖”。
在庄子看来,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,是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,是“天人合一”。
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封庄子为“南华真人”,后人即称之为“南华真人”,《庄子》一书也被诏称为《南华真经》。
所以,《庄子》又名《南华经》,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,与《老子》《周易》合称“三玄”。
《庄子》还与《归藏》(与《连山》、《周易》统称为《三易》)《*帝四经》《老子》等著作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。
该书经晋代郭象删减后分内篇、外篇、杂篇现有33篇,字,内容包罗万象,对宇宙生成论、人与自然的关系、生命价值、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。
《庄子》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,更是文学、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,对中国文学、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。
而书中33篇文章,就有4篇提到彭祖,除了上面说到的《刻意》,还有《逍遥游》《齐物论》《大宗师》中也都有关于彭祖的内容:
楚之南有冥灵者,
以五百岁为春,
五百岁为秋;
上古有大椿者,
以八千岁为春,
八千岁为秋。
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,
众人匹之,不亦悲乎?
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翻译出来是这样子:楚国南方有一棵叫冥灵的树,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,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;上古时代有一棵叫大椿的树,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,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。然而如今唯独彭祖以特别长寿出名,众人还都希望与他齐寿,不是太可悲了吗?
拿我们始祖的寿命和树比,庄子,你是故意的吧!
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,
而太山为小,
莫寿于殇子,
而彭祖为夭。
天地与我并生,
而万物与我为一。
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
翻译一下是这个意思:天下没有比秋毫之末更大的东西,而泰山却是小的,没有人比夭亡的幼子更长寿,而人间最长寿的彭祖寿命却是短暂的。天地与我同时存在,万物与我浑然一体。
怎么理解呢?庄子认为,万事万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,野兽身上秋天长出来的绒毛,和更渺小的东西比起来却是大的,而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;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,而长寿之祖彭祖相对于历史长河,他的生命也只是一瞬。
而这些所谓相对的差异性,也都是人们的主观认识,皆由“执我”之见所致,所以要认识到“道”的本质,要认识到绝对的同一性,要认识到“我即万物,万物即我”,就要从“丧我”开始,齐万物、齐物我、齐生死、齐人我、齐吾我。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《放言五首·其五》中,对此有很好的解读:
泰山不要欺毫末,
颜子无心羡老彭。
松树千年终是朽,
槿花一日自为荣。
何须恋世常忧死,
亦莫嫌身漫厌生。
生去死来都是幻,
幻人哀乐系何情。
而我们的始祖其实是在庄子的论证过程中再次躺枪!
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;
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见;
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;
神*神帝,生天生地;
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,
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,
先天地生而不为久,
长于上古而不为老。
稀韦氏得之,以挈天地……
日月得之,终古不息……
*帝得之,以登云天;
颛顼得之,以处玄宫……
西王母得之,坐乎少广,
莫知其始,莫知其终;
彭祖得之,上及有虞,下及五伯;
傅说得之,以相武丁,奄有天下,
乘东维,骑箕尾,而比于列星。
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
翻译一下:道是真实的存在,恬淡寂寞且没有形态;可以精神领悟而不可以双手授受,可以心神体认而不可以耳目闻见;它自生自长,没有天地之前,就一直存在着;它使*与上帝变得神灵起来,产生了天和地;它在太极之上不算高,在六极之下不算深,生于天地之前不算久远,长于上古也不算古老。
稀韦氏得到了道,用来整顿天地……日月得到了道,就可以永远运行不息……*帝得到了道,就能登天成仙;颛顼得到了道,就处玄官而为北方之帝……西王母得了道,就常坐在西极的少广山上,不知道有生死的变化;彭祖得到了道,就从上古的虞舜时代活到五伯时代。
这里就说到了彭祖的寿命了,虞舜时代在大约公元前~公元前年之间,这里的五伯指的是五霸。
而五霸一般来说,指的是“春秋五霸”,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法,大致是产生在公元前年~公元前年之间。
算起来,从虞舜到五霸这个中间至少有将近年。
这就是庄子认为的彭祖的寿命,但就是这么长寿的彭祖,还是在《逍遥游》和《齐物论》中躺枪,庄子的心也确实够大的!
怎么理解庄子对彭祖的这种态度呢?
一,现存《庄子》33篇文章中有4篇提到彭祖,这就类似我们今天写文章,喜欢引用自己欣赏的名人名言、名人故事,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、影响力,庄子是非常欣赏、崇拜彭祖的!
二,在4篇中写到彭祖的地方,庄子都是把彭祖作为长寿的标杆来引用的,甚至认为彭祖至少活了将近岁;
三,对彭祖之所以长寿的秘诀有所描述,庄子认为彭祖是因为那样练功而长寿的。
写到这里,想起之前的一个疑惑:那么多古代名人和典籍都提及彭祖,而与庄子并称的老子写的《道德经》中,为什么没有彭祖的身影呢?
仔细翻看之后,发现这是《道德经》中,老子的叙述方式和体例问题:整本《道德经》是纯理论叙述,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名。
至于另外一个原因:有人认为老子就是彭祖,那仍然只是推理、大胆假设,至今没有确证、没有经过小心求证的。
总而言之,
彭祖在庄子心目中
是一位极其长寿的上古名人!
彭氏保民PaulPeng追上古之郡望展今世之华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