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自冯学成先生《禅说庄子》一书
在佛教看来,世界有极乐净土,也有娑婆秽土,也有阿鼻地狱,这个就是现实、永恒的现实。你想想看,无量劫以来,有那么多的佛菩萨应世,也没有见把我们这里改造成极乐世界,而地狱里现在还是满满的,并没有空掉。再过无量劫,娑婆世界仍然是娑婆世界,地狱仍然是地狱,极乐世界还是极乐世界。为什么呢?这个就叫世界的实相。世界就是这么回事,永远是这么回事。所以在《金刚经》里,老佛爷说“实无一众生得度者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“不贱贪污”,并不是说我们的心灵不干净,也不是因为我们有很多欲望,有很多贪心,我们就很低贱。不是这样的。在大道面前,人人平等。崇高的理念、恶浊的行为,在大道面前都是平等的,没有什么高贵低贱之分。
“行殊乎俗,不多辟异”,道人的这种行为,的确是不同于一般的人。我们看一个道人的行径,你就不能理解。别人对升官发财如过江之鲫,前仆后继,但是道人面对着升官发财,就好像一点兴趣都没有。一般人看见了麻烦事,躲都躲不及,但是这些道人就是不躲不避。他既不趋炎,又不附势;既不趋吉,也不避凶。这样的道人行为,的确与世俗的人大不一样。
“不多辟异”,大家都知道在孟子,喜欢大辟异端。宋明时代的理学家,大多仍然把佛教、道教称之为异端。在西方的基督教历史里,二千年来对异端的讨伐,也是很厉害的。但是,庄子就说在大道里面,没有什么异端不异端,大家都平等。
我们以前讲了《齐物论》,大家就该知道什么叫齐物,就是一切平等。在佛教里面,你成了佛以后,你就得无分别智、平等性智。都平等性智了,哪里还有什么异端之说啊?老佛爷说“一切法皆是佛法”,一切法啊,包括魔法、邪法都是佛法!这怎么理解呢?很多人听了会目瞪口呆!既然一切法都是佛法,佛法是佛法,非佛之法那还是佛法啊!我们怎么才能转过这个弯来?我们念诵《金刚经》的时候,你怎么理解这个“金刚三句”?《金刚经》讲“佛所说法,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。”我曾经反复地说,很多学佛的人都陷在“佛所说法”这个圈子里老是走不出来,根本进不了“即非佛法”的这个境界。当你体会到“佛所说法,即非佛法”了,那你就开眼了,你就见道了,你就明心见性了。这时候,你才真正知道佛所说法“是名佛法”,还有一切的一切,全都是佛法。
这些语句非常精辟啊!我们仔细品味,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境界。我们平常的立脚点太低了,视野太狭小了,所看到的因果半径太有限了,没有看到更大的因果范围。黑格尔都知道否定之否定,你一个学道的人,连这个都不懂吗?
老庄学说里面,处处都在讲坏事变好事,好事变坏事。佛法、善法如果弄不好的话,也要变成魔法的。如果把魔法弄好了,魔法也要变成善法的。人们爱说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,这其中就有一个转化。赵州老和尚说:“邪人行正法,正法亦归邪;正人行邪法,邪法亦归正”。在平等性智里面,在无分别智里面,它是没有这个是非善恶的区别的。对这个问题,我们一定要敢于承担、敢于弄明白,敢于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。不然的话,大家都只看得见真善美,以为真善美的东西就是,以为非真非善非美的东西就不是。说老实话,有时候真善美未必是,有时候非真非善非美未必不是。我们一定要从道的角度,而不是从我们个人狭小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。
“为在从众,不贱佞谄”,在社会生活中,它就是不干涉主义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平等自由。“为在从众”,别人想怎么干,就让别人怎么干,只要不损害他人就行了。他喜欢喝酒就喝酒,他喜欢烧烟就烧烟,他喜欢酒色财气,就让他喜欢酒色财气。当然,你愿意孤标自傲,孤芳自赏,你愿意洁身自好,那就如你所愿好了。总之,愿意修道的,就让他修道;愿意挣钱的,就让他挣钱;愿意升官的,就让他升官,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才是春啊!
如果世界都清一色了——我经常说一些修净土的不爱听的一些话,如果极乐世界全部都是*金,山也是*金,水也是*金,树木也是*金,鸟雀也是*金,吃的饭也是*金,那个还有什么味啊?
扫描或长按下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