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本平台推送的第篇原创文字
庄子(约公元前年~公元前年),战国中期思想家。姓庄,名周,宋国蒙人。
唐玄宗天宝初,被诏封为南华真人,其书《庄子》被奉为《南华真经》。
导读:
“ToBeorNotToBe”
“Tobeornottobe,It’saproblem”——这是莎士比亚的名句。
多年前,庄子早就说过。
在中,他借由河伯的口吻,不仅提出了问题,还给出了答案……
秋水
10
白话文译者:一苇
河伯问:
“那么我该做什么?不该做什么?
还是不应该选择和取舍,到底我该怎么办?
北海神若说:
“从大道的角度,万物无有贵贱,它们之间相互转化;不要拘束自己的心志,与大道相抵触。
万物无所谓多与少,它们之间相互交换;不要一意孤行,与大道不合。
要像一国君主般的威德庄严,不要有偏私的德行;要像受祭祀的社神般的悠闲自在,不要有偏私的福泽;如同无边无际四面八方般的宽大虚广,不要有疆域的限制。
包容万物,还有谁会承受特殊的照顾庇护?这就叫无方,即不失于偏颇。
万物本质一样,哪里会有长短呢?
心行无方,与道相合
秋水原文10
河伯曰:“然则我何为乎?何不为乎?吾辞受趣舍,吾终奈何?”
北海若曰:“以道观之,何贵何贱,是谓反衍;无拘而志,与道大蹇。何少何多,是谓谢施;无一而行,与道参差。
严乎若国之有君,其无私德;繇繇(you2)乎若祭之有社,其无私福;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,其无所畛(zhen3)域。兼怀万物,其孰承翼?是谓无方。万物一齐,孰短孰长?
秋水
11
白话文译者:一苇
大道没有开始,也没有结束;万物有出生,也有死亡,不能永久存在。时而虚空,时而盈满,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。岁月不能驻留,时间无法停止。
万物在消亡与生息、盈满与虚空之间变化不止、周而复始。
这说的就是大道的概貌、万物运行的规律。
万物的生长,有快、也有慢。动静之间,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。
该做什么?不该做什么?万物本来就在自行变化中。”
变化不止、周而复始。。。
秋水原文11
道无终始,物有死生,不恃其成。一虚一满,不位乎其形。年不可举,时不可止。消息盈虚,终则有始。是所以语大义之方,论万物之理也。
物之生也,若骤若驰。无动而不变,无时而不移。
何为乎,何不为乎?夫固将自化。”
秋水
12
白话文译者:一苇
河伯问:
“那么,大道的可贵之处体现在哪里?”
北海神若说:
“知晓大道的人必然通达大道的运行规律,通达规律的人必然深明权巧方便,深明权巧方便的人就不会让万事万物伤害自身。
具备至上德行的人,火不能烧,水不能淹,寒暑不能妨害他,猛禽恶兽不能侵犯他。这不是说具备至德的人主动去靠近、去触犯危险源,而是说至德之人能够观察所处环境的安危,祸福不能扰乱他的内心,去留之间谨慎自如,没有什么能对他构成伤害。
所以说:‘内具是天成,外在是人为,德行源自天成。’
要知晓天成和人为的运行,是以天成为根本,依托天、地、人的自得自化;任何的进或退、屈或伸,无一不是返归大道的枢要、并说到了大道的极至。”
河伯问:
“什么是天成?什么是人为?”
北海神若说:
“四足的牛马,这些叫做天成;给马戴上笼头,给牛鼻穿上牛绳,这就叫做人为。
所以说:‘不要以人为湮灭天成,不要以造作泯灭天性,不要为了名闻而妨碍万物的自得自化。
谨慎守护自性、切勿迷失,这就叫返归真性。’”
河伯
至人火不能烧、水不能淹,有神通???
说神话!!!
至人观察所处环境的安危,远离危险源。
所以去留之间能做到谨慎自如。。。
北海若
河伯
什么是天成?什么是人为?
内具是天成,外在是人为。
北海若
秋水原文12
河伯曰:“然则何贵于道邪?”
北海若曰:“知道者必达于理,达于理者必明于权,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。
至德者,火弗能热,水弗能溺,寒暑弗能害,禽兽弗能贼。非谓其薄之也,言察乎安危,宁于祸福,谨于去就,莫之能害也。
故曰:‘天在内,人在外,德在乎天。’知天人之行,本乎天,位乎得,踯躅而屈伸,反要而语极。”
曰:“何谓天?何谓人?”
北海若曰:“牛马四足,是谓天;落马首,穿牛鼻,是谓人。故曰:‘无以人灭天,无以故灭命,无以得殉名。谨守而勿失,是谓反其真。’”
本文图片源于网络读.庄子
庄子禅,禅行、禅坐、处处禅。
大道无私故无名,无名故无为,无为无不为。
再读庄子,与智者同行。
——一苇
每一次阅读,都是一次内审...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