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如是我读读逍遥游看庄子艺术风格
TUhjnbcbe - 2020/12/17 15:28:00

我读《庄子》:

读《逍遥游》看

《庄子》艺术风格

史铁*

先秦说理文章,最具文学价值应数《庄子》一书。《庄子》33篇,分为内、外、杂三个部分。其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,鲁迅说:“其文汪洋辟阖,仪态万方,晚周诸子之作,莫能先也。”(《汉文学史纲要》)而且《庄子》散文的荒诞怪异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。他善于运用寓言故事、丰富的想象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抒情说理,使文章充满了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。代表作《逍遥游》充分体现出其散文的特色。

一、善用寓言说理,是其文章的一大特色

寓言是《庄子》最主要的表现方式。司马迁说:“其著书十余万言,大抵率寓言也。”(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》)庄子在其《寓言》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“寓言十九”。《庄子》一书中,有寓言故事二百多则。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,也有庄子即兴创作。可以说,庄子是第一位有意识创作寓言的作家,而《逍遥游》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来把“无所待”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。课文一开始,庄子以一只将“徙于南冥”的大鹏,创造出一种雄浑神奇的境界。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,瞬间,“不知其几千里”的巨鲲化为“不知其几千里”的巨鹏。起飞之时,“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,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。接着,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,只见“野马”奔腾微尘浮游,茫茫苍穹难辨其色,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。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,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,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。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、斥鴳的两则寓言。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,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、灰雀、斥鴳作比,表明了庄子的“小知不如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”的美学价值取向,从而讽刺了那些“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,而征一国者”的自我得意者。运用寓言故事,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,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。

二、想象丰富,构思奇特,是其文章第二大特点

大胆夸张,波诡云谲,意境雄阔,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,成就一种奇诡异常、变幻莫测的独特风格,使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。庄子善于发挥惊人的想像力,虚构出神奇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,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。《逍遥游》中,庄子以奇特瑰丽的想像力勾画了诗性的空间,在这个空间里,精神的绝对自由靠物象的极度自由得以伸展,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”,鲲,本为至小之物,文中却把它想像为身长几千里的大鱼;接着,在作者的笔下,鲲“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”,想像力之强令人惊叹。写鹏的南徙,一“击”“三千里”,一“抟”“九万里”,想象力之丰富令人瞠目结舌。同时,文章想象也极具层次感。文章开篇先声夺人,以静态刻画大鹏形象,突出其“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”宏伟雄姿。接着以动态描写刻画了大鹏居北冥,借助海风的运行飞往南冥,“水击三千里”,“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的宏伟气势。再次,作者嘲讽了蝉与莺鸠对大鹏的讥笑,鹏能够搏击长空,但仍未达到真正的逍遥,大者如斯,小者如蜩与莺鸠之类就更不可能逍遥了。诗人的想象力如脱缰野马,任意驰骋。

三、善用比喻,是其散文的第三大特点

庄子文章善用比喻,因而使文章含蓄蕴藉,余音袅袅,韵味无穷。文章大量的比喻,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,形象逼真,引人入胜。《逍遥游》运用了大鹏、学鸠、蜩、斥鴳、朝菌、冥灵等众多形象之“有所待”,比喻在物质世界里没有绝对自由,来说明作者追求“无所待”的绝对自由的思想。为了说明“有所待”与“无所待”、小与大的区别,就连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。先以水与舟的比喻,“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;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,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”,此处是以水比风,以大舟比大鹏,而杯水芥舟几句则是比中之比。如批评蜩与学鸠不能理解鹏之远飞行径,以旅行备粮为喻:“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尤果然;适百里者,宿舂粮;适千里者,三月聚粮。”接着还通过朝菌、蟪蛄与冥灵、大椿的比喻,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,说明了“小年不及大年”的道理。《逍遥游》之喻,可谓俯拾皆是。

读《逍遥游》,领略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:寓言诡谲,想像丰富,比喻奇特。文章奇思连翩,变幻莫测,使人感到汪洋恣肆,雄奇壮丽,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。从文学成就来看,在诸子作品中《庄子》是最突出的。其艺术特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,在诸子中也最为突出。郭沫若认为“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。”(《庄子与鲁迅》)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如是我读读逍遥游看庄子艺术风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