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hjnbcbe - 2020/12/19 20:57:00
尧让天下于许由,曰:“日月出矣,而爝火不息,其于光也,不亦难乎!时雨降矣,而犹浸灌,其于泽也,不亦劳乎!夫子立,而天下治,而我犹尸之,吾自视缺然。请致天下。”许由曰:“子治天下,天下即已治也。而我犹代子,吾将为名乎?名者实之宾也,吾将为宾乎?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!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,说:“日月出来了,而小火把还不熄灭,它和日月之光相比,不是很难吗!及时雨降下了,而还在挑水灌溉,对于滋润土地,岂不是徒劳吗?夫子您一在位,天下便可安定,而我还占着这个位子,我自己觉得很惭愧,请让我天下交给您。”许由说:“您治理天下,天下已经安定了。而我还来代替您,我这是为着名吗?名是从属于实的,我为着求取从属的东西吗?小乌在深林里筑巢,所占不过一根树枝偃鼠到河里饮水,所需不过喝满肚子。回去吧,君主,我要天下做什么呢!厨师虽不下厨,主祭的人也不越位去代替他下厨烹调。”即使厨师不烹饪,祭司也不应该放下祭祀用具去厨房做菜。古代祭祀,厄人和尸况都各有使命,厄人要准备好酒食,尸祝要确保所有祭祀用具都放在当放的地方,还要主持祭祀的仪式。二者各有所长,只有各司其职,才能让祭祀顺利地进行下去“越俎代庖”这种现象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,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热情,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,都要插上两手。表面上看是工作积极,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,这样会对他人的工作造成影响。首先,不是你职责内的工作,你可能并不熟悉,或者不知道相应的规则,可能会帮倒忙。其次,即使你做得更好,也可能会由于精力的分散而做不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再次,越权办事还可能会侵犯到一些人的权威,对于长期的工作和同事间的相处极为不利。战国时期,韩国国君韩昭侯在宴会上喝多了,回到住处之后,来不及盖被子就睡着了。过了一会儿,为韩昭侯管理帽子的官员看见了,他怕韩昭侯着凉,就找了一件衣服给他披上了。韩昭侯睡醒后,发现身上被盖了衣服很高兴,他想要奖赏掌管衣服的侍从,就用赞许的语气询问左右的侍从:“是谁给我盖的衣服啊?”侍从回答说:“是管帽子的人。”没想到韩昭侯的脸色立即变了,他下令立即将管帽子的人都抓起来治罪。他认为管理帽子的人超越了自己的职责,如果长此以往,自己就时刻处在危险中。韩昭侯并不是喜欢受寒,但觉得越权的坏处远胜于受寒。如果是管理衣服的人给韩昭侯盖上了衣服,就会受到奖赏,如果是管理帽子的人越权办事,就会被处刑,这就是我国古代对于“越俎代庖”这种行为的态度。其实,就个人的情感来说,插手别人的工作,自然会对别人造成侵犯感。如果你将对方的工作都做了,就难免会让人猜疑你,是不是想证明自己比对方更优秀,甚至是不是想让领导觉得他是一个闲人。一个和谐的同事关系是你各项工作进行的保障如果你总是越权行事,就自然会受到同事的孤立,在之后的工作中举步维艰。“越俎代庖”,简单的四个字,道出了深刻的管理学道理。一件事情,如果有一统一的指挥领导和行动方针,实施起来可能并不是很难。如果很多人都有指挥权,相互冲突,即使每个人主张的办法都是正确的,我们也不能同时使用多种办法办成这件事情。虽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,但是一会儿走这条,一会儿换那条,就永远到达不了。庄子处在两千年前的农耕时代,但是庄子一言蔽之的管理经验放在现在,也是先进的,庄子的眼界是远远走在历史车轮前面的。当然了,庄子的本意绝不在于管理一个企业或是国家,他是在讲述整个世界有序运转的规律。在现代企业里,每一个人的职责和分工都非常细,只有所有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整个企业才能够良好运转。很多人容易本着“我不做谁做”的表现方式,想以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赢得赞赏。其实这种态度并不利于整个企业的运作,现代化的企业之所以先进,就在于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,如果出现了交叉和混乱,那么仅仅是理清工作关系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工作效率当然也就上不去了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