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庄子内篇逍遥游一
TUhjnbcbe - 2020/12/19 21:24:00
白癜风用什么药管用 http://m.39.net/pf/a_4473315.html
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《谐》之言曰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”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。北海有一条鱼,它的名字叫做鲲。鲲的体积巨大,不知道有几千里。变化成为鸟,它的名字叫做鹏。鹏的背,不知道有几千里;振翅奋飞,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。这只鸟,海动风起时就要迁徒到南海。那南海,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池。《齐谐》这本书,是记载怪异之事的。《齐谐》中说:“鹏在迁往南海的时候,振翼拍水,水花激起达三千里,翅膀拍打盘旋的飓风而直上九万里高空。它是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的。”野马奔腾般的游气,飞扬的游尘,以及空气中活动的生物,都被风相吹拂而飘动着。天空苍茫湛蓝,那是它的本色吗?它的高远是无穷无尽的吗?大鹏往下看,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光景吧。庄子在一开篇就用了浓烈奇诡的笔墨,描写传说中的大鸟:“鹏”。鹏有“不知其几千里”的辽阔身躯,击水三千,扶摇九万,心志高远。“水击三千里,持扶摇而上九万里。”这是庄子对于那些孤高不凡的人的歌颂,这些人放在海中,“水击三千里”;飞在天上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理想的图腾,后世一般借助这句话表达远大的抱负和不愿泯然众人的心思。一个胸怀大志的人,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,敢说敢做,心中的志向能够激发他们的斗志,让他们达到常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度。汉光武帝刘秀,在新野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,没有什么名气。当时刘秀听说阴丽华美丽贤德,心里非常喜欢。但是,阴丽华是管仲后裔,家世显赫,刘秀难以高攀。后来刘秀到了长安,见到执金吾车骑前呼后拥,非常壮观,联想起自己心中的美人阴丽华,刘秀叹道:“仕宣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。”当他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,身边很多人可能并不在意,但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?刘秀在之后逐渐飞*腾达,不仅娶了阴丽华,还成为了中兴汉室的传奇皇帝。当然了,我们想要有一番作为,仅仅是有大志向还远远不够。庄子也说了,大鹏之所以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,是因为风在它的翅膀下面,然后才乘着风力飞行,由于背负着青天而没有阻碍,然后才能图谋飞往南海。这里面就包含了两个道理,首先就是,鹏飞万里,需要积攒动力,需要集聚风力,然后才能御风而飞。人也如此,再有天赋的人,若不经过一番勤学苦练,也难以成为“才”。你有直飞万里的志向,却没有刻苦努力的意志,不能够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筹码,那是绝对不行的。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揣着远大的理想,最后还是一事无成?原因就在于下定目标后,没好好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去做,怎么做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。现实中,很多虽然有目标,却不肯花时间好好计划一下,只是哀叹生不逢时。其实只要你肯努力,客观条件都是可以自己改变的。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足够的空间,需要合适的舞台。大鹏如果在低矮狭小的环境中,即便是力量无穷,也难以发挥。唐代诗人李白就曾在《上李邕》一诗中,以鹏鸟自比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去沧溪水。世人见我恒殊调,闻余大言皆冷笑。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年少。”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,非常自负,想要有一番作为,希望能够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,但是朝廷内部的排挤使得他难以接受,最终出走。然而,李白被排挤出朝廷,实则是一种幸运。朝堂上太拥挤了,李白没有发挥的空间,在万里锦山秀水中,李白终于迸发了自己的冲天才气,成为了盛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。我们又不得不提到诸葛孔明,他蛰伏茅庐之中,等待属于自己的时机。隆中对之后,诸葛亮走出卧龙岗,纵横捭阖,无人能敌。试想,如果诸葛亮一直住在那间草庐中,那他即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,也难有什么作为。因此,即使是大鹏,要想翻翔天际,也需要有展翅的空间。再优秀的人才,若得不到施展才华的空间,也只能落得*钟弃毁的下场。在庄子的思想中,自由与抱负是密不可分的,任何有远大志向的人,只有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,个人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。在现实中,梦想是每一个人展翅高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,目标远大,我们才能摆脱庸碌的生活,成就自己。但是,梦想的实现需要足够的能量,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,才能积累足够的动力,朝翔天际。另外,每一个人也要选择好自己的道路和人生舞台,梦想的实现需要和心灵的自由同步,只有在喜欢的领域和空间中,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庄子内篇逍遥游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