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平常的时候,我们经常会听到谁谁谁是什么真人,这一般是称呼道士的,那么到底什么是真人?简单来说,真人也就是道教修炼成功的人,和佛教的佛是差不多的。当然了,真人也只是一个称呼而已,谁都可以叫,也没有什么制约,不过从古到今,道教也只有四位存在接近真人的境界。
第一,南华真人。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庄周,其生于战国时代,是道教的代表。他著有《庄子》,如果说开创了道教的是老子,那么庄子就是发扬了道教的存在。关于庄子也有很多的典故,最为著名的就是庄周梦蝶等。而庄子这部著作也有很高的文学和哲学价值。
第二,冲虚真人。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列子,也是道家的代表人,其师傅是关尹,射术十分精湛。他创立了一个学派,名为贵虚学派,他著作有列子,可以说是老子和庄子中间的桥梁,也为道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列子中有很多的典故,比如说夸父逐日,还有愚公移山等等。
第三,通玄真人。人们又将其称为文子,他的师傅是老子,他也是战国末期道教的代表人,和孔子相同时代,他的代表作品有文子。
范蠡就是文子的徒儿,文子曾教给了范蠡灭掉吴国的七个计策,而范蠡只用了五个,吴国就已支撑不住了,由此可见,文子可是有真本事的存在。
第四,洞灵真人,这位是老子的弟子,为亢仓子,代表作品也就是亢仓子。主要是解释老子所说的话,还有去发扬老子的思想。
据说亢仓子是真的得到了老子的真传,修炼到了非常神秘的地步,可以用耳朵看见东西,可以用眼睛听到声音,都达到了列子的境界,都说当思想境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,会产生一种特异功能,也不知道真的假的。
以上就是咱们今天所说的道教的四位真人,不知道大家听说过几个,不过真人这个名称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的,是后人为了歌颂他们,而后追加上去的。不过不管后世追风什么名号,这都是他们的著作,也都流传到现在。
在道教中,我们一直在谈修道、学道、弘道、证道,那么“道”是什么?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能说出很多解释,但是没有一个解释是近乎全面准确的。历朝历代祖师大德对于“道”都做过诠释,但是具体是什么?没人能说的明白,即便是我们的道祖太上老君对“道”的描述也是“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”、“吾不知其名,强字曰道”、“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﹔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”等等,也只是对“道”的状态进行了描述,并没有明确指出。
我们都知道“道”是道教的最核心信仰也是最高信仰,它既是宇宙存在的本体,也是自然与社会运行的法则,同时也是道教追求的至高目标。道教提出的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道法自然”等观念就是要达到“与道合真”的状态。但是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诠释“道”的真意,我认为这个字就是“真”,修道就是修真。
修真之名,古已有之,俗曰修道。它囊括了动以化精、炼精化炁、炼炁化神、炼神还虚、还虚合道、位证真仙的全部修持过程。何谓真?真乃真人之业位,真乃真仙。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,修持者均应胸怀大志,高瞻远瞩,终生勤奋,刻苦修持,德功并进,以求达到真人、真仙的上乘境界,故曰修真。
现代我们对“真”的理解一般与“假”相对,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,如真诚、真谛、真挚、真心、认真等。我们平时常说,这人比较真,这人比较假。这里真就是真诚。这人做事比较认真,就是细心,不留一点瑕疵。但是道教提到的“真”并不是仅仅指这个,它包含更为高深广奥的深意,比如老子就提倡返璞归真,像婴儿般的纯真。
一、道教经文中的出现的“真”
《老子妙真经》中有“自然者,道之真也”。此处的“真”指天地万物的自然而然的本性。《本际经》云:“我之真身,清净无碍”。《玉纬经》云:“真淳坚也,谓体无秽杂,常住疑然”。《自然经》云:“导末归本,本即真性”。
《云笈七签·卷三十·禀生受命部二》有“五因者,是五神也;三道者,是三真也。夫五神,天之*;三真,道之炁”。明确认为“真”为道之炁。
太上道祖的《道德经》中“真”出现了三次,“建德若偷,质真如渝”,“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”,“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”。《河上公道德真经注》中多次用“真”字来诠释“道”。比如“浑兮其若浊。河上公认为浑者,守本真,浊者,不照然”、“绝巧弃利。绝巧者,诈伪乱真也”、“见素抱朴,见素者,当抱素守真,不尚文饰也”、“绝学。绝学不真,不合道文”、“其精甚真,言道精气,其妙甚真,非有饰也”、“故知足之足,守真根也”、“博者不知。博者,多见闻也。不知者,失要真也”。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认为“真,仙人变形而登天也”。清代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说“‘真’,仙人变形而登天也。此真之本义也。经典但言诚实。无言真实者。诸子百家乃有真字耳。然其字古矣。非仓颉以前已有真人乎。引伸为真诚”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对于真的解释应该出处于《庄子》。而段玉裁认为真就是真诚之意。
《庄子》最先出现了关于“真”的集中讨论,据统计,“真”字在《庄子》共出现了66次。关于什么是“真”?《庄子杂篇·渔父》说“真者,精诚之至也。不精不诚,不能动人。故强哭者,虽悲不哀,强怒者,虽严不屯,强亲者,虽笑不和。真悲无声而哀,真怒未发而威,真亲未笑而和。真在内者,神动于外,是所以贵真也。其用于人理也,事亲则慈孝,事君则忠贞,饮酒则欢乐,处丧则悲哀。忠贞以功为主,饮酒以乐为主,处丧以哀为主,事亲以适为主。功成之美,无一其迹矣;事亲以适,不论所以矣;饮酒以乐,不选其具矣;处丧以哀,无问其礼矣。礼者,世俗之所为也;真者,所以受于天也,自然不可易也。故圣人法天贵真,不拘于俗。愚者反此。不能法天而恤于人,不知贵真,禄禄而受变于俗,故不足。惜哉,子之蚤湛于伪而晚闻大道也”。
若是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人,必经魔难,比遇明师,在你真心被触动的那一刹那,即振动三界六道,祖师爷瞬间为你加持能量,也一定会为你准备九九八十一难!就像唐僧,要发愿普渡众生的一刹那,踏上取经路的那一刻起,“吃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”的传言即遍满三界,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才取得真经!与唐僧一样,历劫累生的冤亲债主,一切心魔都会在修行路上等着你,在你现在的生活当中,正在通过各种磨难与违缘磨炼你的心性!上天是慈悲的,凡是让你去经历的,一定是你能够承受的!冲得过逆境,才能绽放神性之光。经得起考验,才能够自照照人。济公说:修道必经六种磨难“煎,熬,闷,炖,煮,烤。”又说:没有这些极致的痛苦,哪能来的真正的解脱!一、煎
颠倒考
会像煎鱼般的被翻来覆去,也就是不合情理、不按牌理出牌的考验。
在逆境当中煎熬,对也说你不对,不对也说你对,让你是非莫辨、灰头土脸、裡外不是人。不煎烤你怎么脱胎换骨?怎么放下厚重的盔甲与虚假的面具、坚若磐石的我执?
只有一而再,再而三的透过人事淬炼,让你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反覆锻炼,磨到你一点理障、我执都不见,识心作用都没有,识智辨聪都放下,剩下一个空空晃晃,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。
二、熬
毁谤考
就是生活中面临的毁谤考验,别人在你背后的冷言冷语、莫须有的罪名。
让在“是非、人事、名相”当中逃也逃不掉,不想听、不想看、不想承担都不行,熬得你毅志力超人一等,忍辱功夫无人能比!最后炼到,不管是被说或是说人,不管是与人争或被排挤,不管是得意或委屈,都能沉得住气、定得下心,熬出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的真功夫,识透“缘生缘灭”的真道理,六根再也不为六贼所动,主人稳稳当中坐。
三、焖
上下考
就像不透气的焖烧锅,也就是上煎加下熬,承受“上对下、下对上”的双重考验。
诸如你的父母和最亲近的人不理解你,恶意攻击你,让你倍感压力,这是上天借人借事在考你,而你是否能将这种上凌下辱的感受转为承上启下的使命呢?
抛开“小我”,就看得到“大我”;提起感恩的心,才放得下抱怨的心,这时哪来的“焖”?
四、炖
无情考
无情考,就像家破人亡、妻离子散的考验。
这样大的考验势必有其因果存在,最难解的业力或许就在你的坚定信心、安守本份、不慌不疑中解开,所以要平下心去应对,才不会“业上加业”。
五、煮
道考
就是道考,也就是多方面的困难加诸在你身上的考验,就像将杂菜汇在一起煮,考得你七荤八素,看看你的智慧够不够?有否贪心妄想?是否抱怨?
诸如兄弟、夫妻、父子之间磨来磨去,或身体上的病痛、内心的挣扎,此时要耐心忍性、知天认命、认理实修,在心意未澄净之前,切勿冲动动怒、轻易抉择或脱口言论,以免节外生枝,扰人扰己。
六、烤
内外考
亲戚朋友之间对你的的毁谤、对你内心的伤害。
譬如说,家人及亲友不认同你吃素或修行,或因而减少与家人相聚的时间,因吃素而造成与亲友、家人之间的隔阂,或因事业与家庭而阻碍圣业的参与……等等,种种左右为难的内心挣扎,都叫做烤。
逆境是磨练意志的大熔炉,痛苦是完成人格的增上缘。修道的这六种考验,不管你遇到哪一种,若都能过关,离道近在咫尺。当过了这六种磨难,发现的眼神越来越柔和,越来越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与善良之处。言语越来越温和,你的心越来越柔软,甚至于对伤你最深的人,你也会以德报怨,生起无尽的慈悲感恩,为他找到合适的理由。渐渐地,开始敞开,接纳,宽容,慈悲,清静,觉醒,安详,淡定,甚至那犹如亲人般的温柔,勇士般的愤怒,都像一场场清凉的甘露法雨,长久涤荡着你的心灵。渐渐地,发现心胸越来越敞开,心量越来越大,身心越来越纯净,能承担的越来越多,这是在回归自性。回归自性的那瞬间,内心充满光明和愉悦,整个世间都是宁静的,顿悟到万事万物都是你的化身,那是一种自发灵*和全身每一个细胞的快乐!回归自性的那瞬间,知道自己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,视死如归,没有丝毫的恐惧,二元意识消失,没有好与坏之类的低级层次的对抗意识,性意识消失,不再追求异性的爱和被爱,对生命充满尊重和爱!回归自性的那瞬间,发现一切都不用解释,因为你知道一旦开口解释或者描绘,就着了像,凡是能被说出的真理,已经离开了真相。回归自性的那瞬间,你是真实而圆满的。圆满不是没有缺点,圆满是优点与缺点、对与错、善与恶、是与非的统一体。回归自性的人,没有牢骚,没有抱怨,没有妄想,没有执念,他的心是平静的,在平静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,这就是智慧,也是佛性,也是顺天行道,道法自然,自然而然。回归自性的人,往往心如止水,无论是在生活安逸,顺风顺水的时候,还是在挑战不断,困难接连而至的时候,心情都是一样的淡定。回归自性的人,就是一个点燃自己生命之光的人,可自照,亦可照人。人类群体升华的伟大事业的,自身生命信息密码中,就潜含着宇宙大道的金光种子。他们或来自外星球,或来自更高的天界,或来自西方极乐世界或佛的其它世界,或是某神圣仙佛的代表与化身,或是维护宇宙大道伟业的护法神等等。但他们同样也要经受一些曲折磨难与考验,而后通过某一机缘将其引入到大道伟业中。比如患怪病或突遭劫难,迫使你进入修行修炼的道路。如果你执迷不悟,总想进入世俗,过浮华的生活,追求个人的欲望梦想,对不起!那就让你屡受挫折,不断折磨你的心,令你苦不堪言,让你做什么事也不成功。尤其是因爱情,让你受到刻骨铭心的伤害。此时你要有悟性,那就是在逼迫你丢掉成家立业,享受世俗荣华的欲望追求,将自己的命运前程完全交给宇宙,交给佛菩萨安排!如果你觉悟了,你就能做到“万缘放下,只管当下”!做一个合格的大道行者,以后的命运就会得到彻底改变,且好运连连,好事不断,因为你成了宇宙的宠儿…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