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于总想学陶渊明,不问尘寰沉浮消长,南山归庐,闲隐野趣。然生性愚钝,既写不出妙笔生花的文字,又没有飘然若仙的风骨,更缺乏放浪形骸的勇气。只是芸芸众生一过客、尘世风景里的旁观者。不过在匆匆流淌的时光里,我依然怀想秦汉的高古与阔达、魏晋的古朴与浑然、唐宋的大气与婉约、明清的粗放与繁缛。历史就像一场无言的蹉跎,光阴也不过是梅花三弄,纵然山穷水尽叶落成空,那过往的历史依旧可以风姿万种;纵使岁月朦胧千载百年,依然可以觅寻当年遗落的芳踪。正如老于父子今天寻古探幽的目的地——国家级古村落、有“招远小北京”美誉的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,在其两千多年的世代传承中,有幸留存下大量的历史遗迹,为当今好古者提供了学术研究、旅游休闲的好去处。
老于对于高家庄子村的最初印象是: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等村内老人们讲,高家庄子老辈子的时候是如何如何的好过、如何如何的富有,是“招远的小北京”。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,老于那时还是个小小于,有一年父亲到高家庄子开民主理财现场会(那时父亲在纪山公社马格庄村担任第二生产队队长),回来后召开生产队全体社员大会,落实高家庄子民主理财经验时,还向社员们提及高家庄子的住宅是如何如何精美豪华,令社员们羡慕不已。从那以后,老于总想找机会现场一睹“高家庄子”的风采,然而路途较远,加之忙碌人生,一直没能如愿。《寻古探幽》以来,老于始终将高家庄子列为优先探访的目标,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。《文茂书社》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