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://www.baidianfeng51.cn/baidianfengzixun/wuliliaofa/294.html 青羊泉,一个位于同心县预旺镇大山深处的村子。相传,古时这里有青羊踏过,冒出一股股绵延不绝的泉水,故得其名。如今,泉眼犹在,泉水无踪。
曾因山大沟深、气候干旱,青羊泉背负着贫困村的名声。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,村里终于摆脱了贫困,并引得自来水入户,让青羊泉与水再结“前缘”。
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?青羊泉新任村支书马建福想在老先人留下的遗迹中做文章,发力乡村旅游。他告诉记者,村里有烽火墩、杏林湾、窑中窑,十分有特色。马建福曾走南闯北,在青海包地种枸杞,也经营过其他营生,见多识广,却乡愁不改,依然觉得老家风景别致无二。去年,他携妻带子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。
将汽车停在公路边,马建福带领记者攀爬到山顶处,面前就是一处烽火墩。经指点,在远方山头上坐落着另一处烽火墩。这样的烽火墩,光青羊泉就有三座,都有数百年的历史了。
“过去四周都有围墙,现在只剩烽火墩了。”马建福回忆,幼年时他和小伙伴们经常来这里玩耍。
站在烽火墩上,马建福指点着青羊泉各自然村,它们地处大山“褶皱”中:“最小的庄子只有几户人家住,前些年生态移民搬走了大多数村民……”
青羊泉还有一处名为“杏林湾”的世外“杏”源,位于山丘下的公路旁。早春时节,几百颗老杏树虬枝苍劲。马建福告诉记者,待到仲春时节杏花烂漫时,这是又是一片娇艳盛景。
村里老人说,杏林湾中的老树已屹立半个多世纪,依然生机勃发,秋收时果实累累,杏果酸甜可口,杏核作药材出售,至今仍然福泽着青羊泉人。
沿着一截简易路,记者来到一处凿在山腰的旧窑下,窑口被*土、荒草所掩映,夕照中显得有些凄凉,那是马家的“祖宅”。
“几十年前,我就生在长在这些土窑里,它们至少有一个世纪的年头了!”马建福爬上去后,弯腰低头进入窑内,里面还放置着碾盘、土炕、鞍鞯等旧物件,不免让这位旧居者触景生情。
“这是高窑子!”马建福指着两孔大窑中的一孔小窑说,“高窑子位于崖面、地面中间,不容易被外面的土匪攻破,常被用来躲人藏物。”
“这是套窑子!”马建福指着可上下穿梭的两层窑洞说,“在这里,卧室、客厅被上下分开。”
顺着窑口一路走来,马建福介绍着各种窑中窑,还展示了磨坊窑,以及能保鲜食物的“功能窑”。
显然,这里是过去大户才能住得起的窑,然而和脱贫后的乡村居住条件相比依然显得艰苦。当地群众已经住上了砖瓦房,用上了热水器,水电也都通到了家。
随着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持续推进,青羊泉村生态逐渐好转,去年秋雨好,马建福种下的苦荞获得丰收,一袋袋果实被装袋码在房内,比他本人还要高,品质也特别好。 “拿山里荞麦做饸烙面,宰山里羊羔来煮手抓,味道美得很,外面吃不到!”马建福说,去年刚开通的王预公路从村边穿过,交通方便得很,欢迎城里人来青羊泉吃饭看景。(宁夏日报记者杜晓星 文/图)REC
主编:初一的星星
编审:苏鑫
编辑/图片:李泽钊
投稿
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