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初中生》推荐语:
《秋水》这篇文章比较深奥,写读后感比较考验作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与对文字的把控能力。不过,孔晨曦同学的写法很聪明——他(她)没有选择从文章全局出发,而是撷取《秋水》中的几句话,分别阐述从中悟到的人生哲理,即事物无尽、失得随机、起终无固。这样的写法,使文章条理清晰,且有理有据,使人信服。
读庄子《秋水》有感江苏苏州市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孔晨曦夏日的夜,伴着那一丝丝茉莉花的清香,静静地来了。我倚在窗边,再翻看庄子的《秋水》,心里又别有一番领悟……《秋水》前半部分描写了海神与河伯之间的对话:海神教导河伯要有谦逊的品格、深远的见识,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;我们只是天地间的沧海一粟,所以切忌自傲。这些内容对我也颇有助益。
令我感悟最深的,是《秋水》后半部分的内容。河伯发问:“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,可乎?”读到此处,我陷入了沉思。是啊,我们较于天地是渺小的,就像毫毛一样。既然最大的是天地,最小的不就是毫毛吗?怀着疑问,我继续往下读。
“是故大知观于远近,故小而不寡,大而不多:知量无穷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具有大智慧的人观察事物时,从不局限于一隅,体积小不代表“少”,体积大也并不代表“多”——因为事物的量是无穷无尽的。读到这里,我豁然开朗——事物的量是无穷无尽的,那我们就不能说天地是最大的,因为必定还有比天地还大的事物存在。我们常说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,其实指的正是这个意思。于此,我悟得了一条人生哲理:事物的量是无穷无尽的,我们要有宽阔的视野,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事情。
“察乎盈虚,故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:知分之无常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,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,有所失却不悔恨忧愁,这是因为得与失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。得与失,不过是相对而言。人生往往就是这样,当你认为得到了什么东西时,可能你也正在失去其他东西;当你觉得失去了什么东西时,或许你已经得到另一些东西。就像古人所言: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”得与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,所以,没有一种选择是十全十美的。只有懂得得与失的真谛,才能做到“失而不忧,得而不喜”。这是我悟得的另一条人生哲理:得与失是相存相依的,当我们看穿了得与失的根本规律后,就不会再因此而苦恼。“明乎坦涂,故生而不说,死而不祸:知终始之不可故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明白人生的真谛,所以活着不感到喜悦,将要死了也不会有所迷惑,这是因为知道死生的变化也就像开始与终结一样,没有固定的缘由。是啊,懂得了人生的真谛,便也知道生与死并不可怕,正如以前读过的那句话:“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,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。死亡不是失去生命,而是走出时间。”懂得了生与死的真正含义,也就能做到“生而不说,死而不祸”,知道“终始之不可故也”。这是我悟得的人生哲理:懂得人生的大道,知道了人生是无常的,便不会担忧生与死了。轻轻合上手中的书,我反复咀嚼着那些人生的哲理——事物无尽,失得随机,起终无固。指导老师:张素闻本文刊发于《初中生·作文》年2月号责任编辑:Mr.D
《初中生》“千金作文”系列图书入选老牌优秀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计划,-“千金作文”合集现已出版,长按识别下方图片中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