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周梦蝶,?这个故事是出自于《庄子·齐物论》中,讲的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,并且非常形象逼真生动,突然间醒了过来,才发现自己就是庄周。不知道是梦中庄周变成了蝴蝶呢,还是蝴蝶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周。
在这里庄子提出了一个哲学的问题,即人应该如何认识真实,或者换个角度说,人如何如果认识自我。这也是从古至今,哲学大师们探讨的最主要的哲学命题之一。
大千世界,人生如梦,世界的表象就如同梦境一样,“真实”,“精彩缤纷”,但一切转瞬即逝,谁都没有能力把握住,这复杂的感官的世界,有时侯人还活得行尸走肉。
在凡夫俗子看来,人在醒来之后所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,而那些梦境都是虚幻出来的,是不真实的。可是庄子并不这么认为,虽然醒和梦是两个不同的境界,人是人,物是物,两者并不相同,但是,他们仅仅代表着一种现象,一种运动中的形态而已。
如梦似幻,生死两境,无论世界如何千变万化,全部只是道的物化罢了。庄周也好,蝴蝶也好,都只是虚无的存在,因此也叫做“齐物”。
在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,蝴蝶是美的象征,既然生死两界在“齐物”之中,那么化蝶便是很多故事的“圆满”。
在“化蝶”的民间故事当中,梁祝就最为人熟知,也最为凄美。相传在一千六百多年前,东晋永和年间,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,有一个祝家庄...
所有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,都是以纯真开始,“只是因为在人群多看了你一眼”,以不幸的命运作为结局。
爱情只有“在被拆离之后”,情感的冲突才变为激烈,如焦仲卿夫妇、唐玄宗与杨贵妃等等;当爱无法靠近的时候,生死相别,才会演绎出“在天愿做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的绝唱。
相恋相依,生不能,死总能了吧。于是,想象力开始发挥它的撮合作用,在死亡无法预知的世界那里,他们再次相会了,而且爱的意义被升华。而大多相约的地点,被安排在天上。
爱情的伟大,勇敢的说法,“在跨越生死之间”。既然生死都是在“齐物”的状态,那么又有什么可能和理由,让他们不能在一起呢。
于是,梁祝的结局是这样的:“梁祝泪别后,山伯忧郁成疾,不久身亡,卒葬村西胡桥。英台闻讯悲痛欲绝,决意以身殉情。出阁当日,坚持要经胡桥祭奠。轿至胡桥山伯墓时,英台上前祭吊,恸哭撞碑,突然狂风大作,天空混沌,飞沙走石,地忽裂丈余,英台堕入其中。风停雨过后,彩虹高悬,有两只硕大的蝴蝶,蹁跹起舞,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,黑者即祝英台,*者即梁山伯,情侣依依,形影不离,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。”
他们是生,是死,已经不重要。美丽的“化蝶”故事继续流传着......
文:简园闲谈
编辑:慎之
图源网络,侵删
往期精彩回顾:
简园闲谈线上交流分享会第一期: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
挑战男权社会,这不是近代人才敢干的事情!
这个年代,还有隐士吗?
发现生活之美·第24期
总第期
竹简读书会是本着“读书交友,独立思考”的理念,为爱书人提供知识共享的互动平台。读书会提倡“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”,让读书深入我们生活,成为一种习惯,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,并且使阅读起到一定的影响,惠及一生。
——竹简曰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